1.为什么说评估工作强调顶层设计、学校师生主动积极参与?
答:学校强化评建工作的顶层设计,才能保证各项工作和活动在学习领会标准的基础上进行,与正常的教学活动相适应,尽量保证与师生员工形成和积累的共同行为相统一。学校应将评建工作的组织架构与构建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相结合,依托校内常设的质量保障机构和相关部门,加强组织保障。
一般来讲,学校的评建组织架构可以由两个层面构成:一是学校领导小组,负责学校评建工作的领导、组织实施;二是评建工作办公室或常设的质量保障与监控机构,具体负责评建工作的计划、研究、组织指导、协调、监督、材料汇总审查等工作,负责专家进校考察活动的协调工作,促进学校日常质量保障工作与评建工作的有机结合与整体优化。
2.参评学校如何填报教学基本状态数据?
答:教学基本状态数据是对学校教育教学运行、办学条件、教学效果等情况的量化反映,是学校自评自建、自评报告撰写、线上审核评估的主要依据,是入校评估重点考察与深度查证的重要基础。学校需对学校整体情况进行 全面梳理和深入摸底,综合分析教育教学基本状况,总结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经验,梳理教学工作的不足与问题。
在数据的采集与填报过程中,学校应统筹调度,实现部门间的通力协作,做好信息管理机构与个人的专门培训,强化质量意识、责任意识,准确采集、认真核实各项数据,保证数据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可靠性和一致性,保证数据真实反映学校实际教学状况。学校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上传各项评估材料,并根据专家线上评估的基本流程和工作需要及时补充相关数据。
数据填报结束后,原则上不能再进行修改,如确有特殊原因,导致个别数据异常,可在专家进校前加以补充说明。教育部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和省教育厅依托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,对参评学校教育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进行分析,形成《教育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