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第二类审核评估的重点是什么?
答:第二类审核评估针对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历史不同,重点考察高校办学定位和本科地位、培养过程、资源条件与利用、教师队伍、学生发展、质量保障和教学成效。强化学校办学方向,引导学校加强党的领导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突出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;注重本科教育的时代要求,引导学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,深入教育教学改革,构建本科人才培养体系;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,引导学校建立质量持续改进机制,形成自省、自律、自查、自纠的质量文化环境。
2.学校在自评自建阶段,怎样才能吃透审核评估方案?
答:我国“五位一体”的本科教育教学评估制度将学校的自我评估作为基础,因此,参评学校必须高度重视自我评估,将自我评估与外部评估有机结合和深度融合,促进学校健康发展。
学校必须明确专家进校前、进校中、离校后三个时段分别应该做什么。做好评估方案、填好教学基本状态数据、写好自评报告。理解审核评估七个项目的内涵与实质,集中回答好“五个度”(培养目标的达成度、社会需求的适应度、师资和条件的保障度、质量保障运行的有效度、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)。保持平常心、正常态、学习心、开放态,以积极主动的精神做好审核评估各项工作。
首先是加强学习,掌握精髓。学校各级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审核评估工作,充分认识开展审核评估的重大意义,自觉对照指标体系加强自身建设。认真、深入、细致地研读评估方案,理解其内涵和要求,对照方案,全面梳理、总结、思考学校的教学经验与成绩,找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,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与方法,进一步达到凝聚共识、改进工作、提高质量的目的。
紧紧抓住“一根本、两突出、三强化、五个度”评估目标,准确理解其内涵。评估方针“以评促建、以评促管、以评促改、以评促强”在内涵上有了新的延伸,学校应对坚持什么、突出什么、强化什么十分明确。七个项目中,特色项目分别体现在前六个项目中,第七大项目则要求集中回答好“五个度” 。
要充分理解审核评估的新变化。以第一项指标为例,办学方向与本科地位是第一指标,党的领导、思政教育、本科地位是三大支撑点。回答好自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以来,高等教育如何坚持“四为”办学方向,如何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;
回答好“培养什么人、为谁培养人、怎样培养人”方向性问题;回答好如何构建“三全育人”(全员、全程、全方位)工作格局;总结好扎实推进“以本为本”、“四个回归”,切实体现本科教学中心地位的具体举措与成效。
总之,全校上下都要认真研读指标体系、相关文件、国家导向性教育教学政策,抓住审核重点,逐项进行研究,弄清建设内容,责任落到实处。